求职心得(一) 行业
为了积攒RP,给后人一些可供参考的小经验,对自己找工作的心得做一个小小的总结。由于学校特点,贸大学生毕业的去向比较集中,往往分为如下几个方向:
1、大型央企,如中粮、中化、五矿、中联油等等; 这是由于贸大在这些企业中有比较好的“人脉”基础和较好的口碑;进入这些企业就会发现,师兄师姐比较多,似乎国贸专业的更容易找到直系师兄师姐。这些企业在经历了改革后,效益明显好转,所以员工福利待遇都相对较好,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但随着国资委的考核不断严格,工作也不轻松。尤以中化、中粮为代表,堪称“国企中的外企”。
2、银行,尤其近几年,各大银行的总行和分行都从贸大招比较多的人,主要以金融专业为主;从近几年来看,建行在贸大招的最少,尤其建总,几乎为零;工行、农行在贸大的招聘规模有递增的趋势。工作待遇和压力,基本规律是国有银行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待遇也相应低些,像民生、招行等非国有银行,压力较大,待遇也相应高些。这就是所谓的no pains, no gains.
3、四大,可以说是外经贸的天下,是每年解决贸大就业的主力军,以会计、金融为主,其他专业也有较大机会。各家待遇基本一样,就是文化有所不同。基本都分为审计、税务和咨询。不同部门,出差的频繁度和待遇也有不同,总体来讲,咨询的待遇更好些。如果对财务感兴趣,四大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起点,为将来去各大公司从事财务工作或者跳槽到投行、咨询都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德勤的一个合伙人曾和我说,在他们眼里,德勤乃至四大,更像是学校,或者培训机构,还在不断的培养人才。
4、快消类,玛氏、宝洁、欧莱雅、强生、百威英博等等,这些企业都有MT项目,感觉像是一个速成的培养模式,成长很快,当然,因为企业在培养未来的接班人,所以所要数量比较少,对应聘者要求比较高,竞争非常激烈。贸大每年去这些公司的人不是很多。 待遇基本好于四大,出差大多是4、5星级饭店,看似很风光,工作也比较辛苦,因为周围都是不断进取的精英,工作压力也较大。
5、咨询、投行。貌似近几年本科生去顶尖咨询和投行的凤毛麟角。我个人觉得有如下原因,首先,咨询投行要人非常非常少,在大陆平均要不超过5个应届毕业生,所以他们都有自己的目标院校,众所周知,北、清、复、交,或者有在顶尖咨询实习经历的中国一流高校;其次,贸大不在这些企业的目标院校中,那么我们无论是申请他们的实习还是找工作,都非常被动,简历基本是不被翻开看的。 当然,投行要人的标准基本分三类:A、背景强大,即社会关系。投行需要这种人去给他们拉项目。所以据说CICC中的省长子弟比较多(我没有考证,只是听说) B、执行能力超强。即word、ppt等软件应用,以及做事的超高效率,可以经常连续加班,而且保持高度的工作效率,以及完美的执行能力。这类人是在A类人拉回项目后,执行项目的。C、有很好的潜力,尤其是领导力的,投行也在找接班人。不过因素C被考虑的很少,基本是前两个因素决定了是否能进投行。
6、中小型贸易公司。这类公司说出名字大家可能都没听说过,但是由于规模不大,个人承担的责任很多,成长很快,待遇也很好,若果足够努力而且由天赋,可能经过2-3年就成了trader 或者broker,发展前景大好。
7、风投、私募。近些年比较流行的行业,贸大也有些师兄师姐进到里面,具体我不是很了解。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选好自己的职业方向非常的重要,是事业能否有所成就的先决条件,需多思考,慎行。大家可能习惯于听到这个有跳槽了,那个又被猎头挖走了,但是真正做到比较高职位,并在领域有深刻研究的,还是那些选好行业和公司后,埋头深耕的智者。不断的跳槽,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