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劲松小区—北京城里最大的住宅区,贯穿东南地段的二环与三环间,整条主干大街修建得豪华亮丽,二侧高楼耸立,人行道上有法式的洋漆坐椅,欧式的花池、古桐色的造型栅栏,所有的建筑物都被涂上颜色,或是典雅的富贵灰、宝石蓝,或是艳丽的橙黄、砖红,显得生机勃勃,象是七个小矮人的森林城堡。
夜间小区里张灯结彩,街头的喷泉会随着音乐吐出各种各样的水柱,地面镶有一排排的玻璃灯罩,向天空打出耀眼的光芒,便道上布满艺术灯塔,从灯柱上的镂空小洞里透出朦胧迷人的杏黄色光晕,已然是童话中的王国。
我(原作者)家就住在这条北京唯一的申奥示范街上的一座塔楼上。
欣赏着这么漂亮的小区,有谁会想到二十年前这里还是南城最大的乱坟岗(批注:多无主孤魂,少香烛纸马、供品之类,因气郁积不散)。这里从鬼住到人住,一场人鬼争地大战(批注:人在所谓的鬼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任“鬼”宰割的。一个健康人的体外阳气,足够杀灭负能量体的阴气。每个人的肉体,都相当于一颗阳气炸弹,对负能量体的杀伤力不亚语一颗迫击炮弹对人的伤害。正确运用阳气,那怕在坟墓、火葬场这样的地方,也是足可以自保的)一直在明争暗斗着。也正因为如此,发生在这片充满现代化的繁荣小区里的许多奇闻怪事总被人们津津乐道着。
名人坐标:说相声的姜昆、李文华你一定认识吧!他们俩都住在这个小区里,只不过姜昆家远些,已出了劲松东口,而李老家仅与我家隔三座楼,那是一座五层高的普通红砖居民楼。
故事内容:84年左右北京发生了件大事,当时人们、尤其是住在劲松附近的,个个都是人心惶惶的。大家都在传说李老住的那幢楼(批注:参见文末原作者注释)闹鬼,每当天黑,一进那个楼门,就能听到凄惨的哭声(批注:酒鬼愁怨新鬼哭,危险度较小;记住“不怕闻鬼哭,只怕闻鬼笑”,只有两种鬼笑——白无常和厉鬼),在你耳边萦绕,并可以看到周围鬼火(批注:阴气浓度大)闪烁,而楼道里的照明灯也忽明忽暗(批注:大概是阴气集中导致电压不稳,烘托出恐怖的气氛,营造灵异的效果),足已吓破人胆。而到了夜深人静家家进入梦香时,门外却热闹非凡(批注:门是灵异事件中的重要元素,不要随便开门,正门可以避邪却不能驱邪,所以说,你永远不知道在门外的是什么“东西”),聊天儿的、搬东西的、打架的、骂孩子的声音都清清楚楚(批注:不好解释,用科学的手段可能是铁粉记录下的日常场景,在特定条件刺激下激发出来;用灵异手段就是瞬间现场),但当人们打开房门(批注:危险,天亮再开门),声音骤停,只留下探头观看的邻居面面相觑。
当时那座楼是新建不久(批注:基础不牢,尚未融入足够的阳气)的,搬进去的住户只有一半左右(批注:人少,阳气不足),发生了这件事,楼里的住家又纷纷搬走了(批注:恶性循环。人愈少,楼愈邪;楼愈邪,人愈搬;人愈搬,人愈少......),只剩下空楼(批注:人类“作战”失败)。奇怪的是人搬走了,鬼好象也跟着走了(批注:不是“逗你玩”,没了阳气激发,阴气自然是一潭死水,一切都没变,没人知道了而已),整个空楼安安静静的。于是有些实在没房住的人家又悄悄搬回来了,开始几天平安无事,直到那天,有一个老太太晚饭后溜弯回来,上了楼梯看到有个披着长发的女人(批注:常见灵异元素)在自家门前站着,老太太纳闷,不认识呀,便问那个背对自己的女人找谁。问了二遍,也没有回应,老太太便一边叫屋里老伴和儿子的名字,一边上前拉她一把,想把她推到一边自己进屋去。
女人被拉了一下就慢慢地转过身来,就着楼道昏暗的灯光,老太太看见了她的正面,吓叫一声痪在地上晕过去了。她的家人听见叫声来开门,看见母亲不醒人事的躺在地上,马上把她送到医院抢救。老太太醒了以后还